人是否有前世轮回——两位患者和我的前世回溯之旅

2024-06-1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世记忆,只是这记忆一直被封存着。一旦你唤醒它,恰如一束光在时间的缝隙中照进你的生命。”


前世回溯催眠疗法是心理疗法的一种,引导个案对潜意识深处的前世记忆进行回溯,通过前世今生的领悟突破通向疗愈的感知障碍。我曾作为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翻译,见证了前世回溯催眠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变生活,从压力、焦虑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平和和力量。


这些见证激发了我对超心理学领域的探知欲望。我迫不及待地阅读了包括《前世今生 生命轮回的启示》和《前世今生 总有奇迹降临》等与前世回溯相关的书籍。后来,我决定自己进行一次前世回溯催眠体验。


2023年11月,我走进了治疗室。结束体验后,我在日记里记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有前世,但我们能从自己的潜意识中挖掘出前世的自己,这会让我们更好认清今世的自己,过好自己的今世”。


在这里,我凭借记忆努力还原和呈现两位患者和我的前世回溯催眠的重点。尽管很多细节我已经无从记忆,但还是期待本文以及本文的参考文献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灵魂的本质、生命的目的和治愈的潜力。



 01 “您来做翻译吧”


2023年2月初的一个晴日的午后,重生洞户——一家以预防癌症为主题的静修中心——前的板取川上,一条条美丽的冰纹纵横交错,仿佛大自然的刺绣之作。阳光穿过静修中心宽大的玻璃落地窗,在治疗室内起舞,温暖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胡女士(化名),一位来自国内的结肠癌肝多发转移患者,缓缓坐进舒适的沙发躺椅。坐在胡女士和我对面的是资深的前世疗法师细川明子女士。在这里,细川女士将为胡女士实施前世回溯催眠——在医疗方面,前世回溯催眠通常被用于引导患者通过和潜意识的沟通,探索前世以及为在这一世中困扰患者的问题找到答案。

作为整合医疗资源连接者,我参与了胡女士的整体治疗方案制定。静修中心的整合医学医生在综合评估胡女士情况后,提出把前世回溯催眠疗法纳入整体治疗方案。根据对疾病本身以外的情况的把握,直觉也告诉我,心理干预或许是胡女士最重要的部分。

原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徐迎新主任在《癌症·探索 一位医者的工作札记》一书中写道:“只要深究,几乎每个肿瘤患者都具有一定的负面心理信息,这是免疫系统受抑制的一个主要因素,且往往被医生所忽视”。
书中讲到一个典型的心理干预案例。一位结肠癌患者完成标准的手术和化疗后反复复发。徐迎新主任团队通过催眠疗法对该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情感负荷得到释放。之后的检查发现,该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率提高到了整整40%(正常值的高限),也因此取消了原本计划进行的第二周期的免疫细胞输注治疗——因为不再有必要。截至《癌症·探索》出版,该患者已经无病存活近3年,没有出现任何复发转移征象。

在临床上,许多医生只看白细胞总数,不关心淋巴细胞比率和绝对计数,而淋巴细胞恰恰是体内抗肿瘤的主力军。另外,N/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也是判断抗肿瘤免疫力的重要指标(建议值:不高于1.5)。

相对传统催眠,前世回溯催眠疗法多使用一种被称为“人桥催眠”的技术,更能精准对焦。而且在人桥催眠下,被催眠者意识清醒,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下进入深度放松状态,可以更加清晰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到自己与周围环境、他人的互动和联系。

前世回溯催眠及其发起的思考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有效治疗了人们在情感及生理方面的疾病。众多真实生动的案例指向一点:很多人在灵魂和潜意识层面携带前世的憎恶、创伤、恐惧、爱意、兴趣和人际关系等来到今生,只有去了解前世背负的恐惧,才能摆脱今世的负担。
也就是说,前世记忆中的事件很可能是患者症状的源头(注:并非所有症状的诱发性创伤都能在前世找到根源,有些源自今生的童年经历)。前世疗法帮助人们绕过意识障碍接通前世讯息,当因果关系被揭示之后,久治不愈的症状就会消失。

那些“神奇”的疗愈案例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们启发人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或生命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或灵魂存在,精神与身体之间的沟通感应可能对疾病的彻底治愈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

但在现代医学领域,医生们仍在使用哲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提出的身心二元论。身心二元论也深刻影响着人们面对疾病时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借由药物处理身体症状,忽略或意识不到精神心理因素对身体的巨大影响。

对身心二元论的局限,执教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内科和精神科医生、《自愈的概率 有些重病为什么会自己好转》一书的作者杰弗里·雷迪杰这样评述:

“过去300年间的主要医学突破都起源于身心分离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笔者注:17世纪宗教身心一元论下的医学解剖禁忌),但现在,医学界已经抵达了骨牌阵列的尽头。随着最后一块骨牌的倒下,医学再次陷入了停滞。我认为,医学界已经在身心二元论的框架下探索了所有的可能,是时候后退一步,重新思考身心一元论这一陈旧观点的可取之处了。”

庆幸的是,胡女士对一些可能的体验——包括前世回溯催眠疗法——保持了开放的态度。

胡女士在国内做了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手术切除。术后过了2个多月要去医院化疗时,新冠疫情导致院区医务人员感染,门诊暂停,这给化疗按下了暂停键,也让胡女士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对自己而言,作为下一步的治疗手段,化疗是否是最佳治疗选择?

由于大部分结直肠的血液会通过门静脉系统回流入肝脏,因此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喜欢转移的部位。根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数据,进展期结直肠癌肝转移几率达30%(在我国,这一数据为40~50%),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70~80%。因此,欧洲和我国的诊疗指南均对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推荐实施术后辅助化疗。不过,有肝脏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肝切除手术后,是否予以辅助化疗一直存在争议。

2021年,日本结直肠癌研究组(Colorectal Cancer Study Group)在《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了一项2期/3期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显示,术后辅助化疗没有改善患者总生存期。随后日本结直肠癌研究组修订了诊疗指南,把有肝脏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的推荐等级降为C。

这成为胡女士最后做出不选择化疗的决策参考。

“在化疗之外,我需要明确自己有哪些选择,需要做出什么努力来降低复发的风险”。2023年2月,胡女士去了日本,开始了她的整合医学治疗之旅。

细川治疗师和胡女士都精通英文,因此最初的计划是使用英文进行前世回溯催眠。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催眠开始前,细川治疗师突然跟我说:“还是请您来做翻译吧”。

“通过翻译,也能达到催眠效果?”
我心里嘀咕着,带着一丝忐忑随同细川治疗师和胡女士走进了治疗室。

我不知道的是,这次翻译经历,将为我打开一扇探索未知和思考生命本质的窗口。



 02  拥抱前世,与今世和解


胡女士很快进入了催眠状态,但是在前半段的多数时间里,她一直行走在暗长的隧道里或是暗黑的森林里,迟迟找不到出口。过了很久,胡女士终于走到了暗黑的尽头。

“我看到前面有一个人。”胡女士告诉细川治疗师。

“那是你的前世。能描述一下前世的样子么?”细川治疗师问。

“他是一位武士,身穿盔甲。”

“他很孤独。”胡女士接着补充说。

“你能上前拥抱一下他么?”

“我不想拥抱他。”胡女士回答地非常干脆,透露出一种明显的抗拒。

不过在细川治疗师的引导下,胡女士最终选择拥抱武士。我已经忘记具体的引导细节。在拥抱的瞬间,大颗的泪水顺着胡女士的面颊留下来,哽咽之后是放声哭涕......

一旁的我,似乎完全融入了情境,跟着泪流不止。

细川治疗师引导胡女士离开回溯状态,让她重新适应治疗室的环境,然后请她讲述自己的感受。通常情况下,当潜意识中展示出某个或一系列孤独的场景时,比如胡女士看到前世——一位武士——的孤独,就会从中获得控制力与勇气。
“从记事时起,我一直感到孤独。但现在,我感到轻松和平静,就像常年来压在背上的大石头终于卸下来一样。”胡女士告诉细川治疗师。

因为诸多原因,胡女士虽在母亲身边长大,但从小缺失来自母亲的爱与认可。在去年的一次通话中,胡女士告诉我,结束日本之旅后,她没有直接飞回定居的国家,而是回国去了一趟母亲那里,并告诉了母亲自己患癌的事情。而之前胡女士从未想过要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母亲。

“我拥抱了我母亲,她回应了我的拥抱。我不记得像这样的拥抱,上次是什么时候......”
胡女士声音哽咽。

那是胡女士为自己感动的泪水:曾为别人而活,现在为自己而活;曾背负孤独,现在孤独消融;曾为今生纠结,现在已经做出和解——和解或是发生在胡女士决定告知母亲自己患癌的时刻,或是发生在与母亲拥抱的瞬间。

在通话的最后,胡女士这样告诉我患癌之于她的意义:
谢谢癌症在我能够承受治疗的时候过来,带给我生命的警示,让我得到重生。

去年下半年,胡女士发来一段正在学习交谊舞的视频——她在为自己而活,并在活出自己。上个月的复查显示,所有指标正常,没有任何复发的迹象。

布莱恩·魏斯——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在他的《前世今生 总有奇迹降临》一书中分享了一位名叫汤姆的中年男子的前世回溯经历。汤姆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先是经历儿子去世,后来自己患上癌症,妻子在他癌症确诊后离他而去。
汤姆参加了布莱恩·魏斯博士主持的集体回溯训练,在前世回溯中,他回到了美国内战时期的一段经历。他与今世的妻子在那个世代的化身订了婚,但战争阻止了他们的婚礼。在战争即将结束时,他在返乡的路上遭遇敌军袭击,腹部中弹而亡——中弹的位置恰巧是他今生患癌的地方。他看到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身体,并远远看到未婚妻摇晃着他的尸体悲痛欲绝地哭泣,泪水滑落在他的脸上。

汤姆终于明白了今生的妻子离他而去并非另有新欢或嫌弃他有什么缺陷,她只是无法忍受亲眼看到自己的爱人第二次死去。此时,汤姆释放出他所有的悲痛与恐惧、愤怒与哀伤,做到了宽恕,也不再固执,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伴随着这种认识,他的病情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好转。

胡女士和汤姆放下了不同的重担——孤独和愤怒,真实地活在当下。他们的体验似乎也揭示了这样一个哲理:
生命是一堂课,一所学校。我们在其中的每一次遭遇,都是一个实现改变和获得帮助的机会。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唯有爱、希望和仁慈能够拯救我们。爱使我们的灵魂得以永恒,并永远充满希望。

另一位癌症患者曾先生(化名)则是在前世回溯中感受到了爱的强大力量,并因此摆脱了当下负担。下面就是他的故事。



03 内心重回安宁


进行前世回溯时,通常需要明确一到两个最需要疗愈的议题。

曾先生是一位肝癌患者。手术和化疗后不到一年,发生了肺转移。在确诊肝癌的前一年,女友为他打掉了一个孩子。曾先生承认患癌与过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过“是不是被打掉的孩子来讨债”和“孩子在那个世界是否幸福”的复杂情感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胸口,常常让他感到不安与窒息。

去年6月的一天,同一间治疗室,同样充满阳光。曾先生在在细川治疗师的引导下开始了他的前世回溯。
细川治疗师引导曾先生向空中漂移。

“我看到一个精灵向我飞来。”

“它长着洁白的翅膀,围着我飞来飞去。”曾先生笑了,他说他看到了孩子的灵魂,“如同天使般的可爱和幸福”。

细川治疗师引导曾先生往前推进。曾先生回到了古代的某一世,那时,他是一位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凯旋归来,他骑在高高的马上,两边是夹道欢迎的人群。

“我在人群中注意到一位阳光帅气的小男孩。”

“你认识这男孩?”

“是的,他就是我的孩子。是打掉的那个孩子。”

“看到孩子后,你下马了?”

“是的,我高兴地把孩子抱上了马背。”

“然后你带着孩子去了哪里?”

“我们的家。”

“到家门口了,一位女士正在院子里张罗丰盛的庆功宴席。是我妻子,孩子的妈妈。”

曾先生在今世的女友在那个世代是他的妻子。

时间继续推进,到了曾先生在那个世代的生命终点。曾先生感受了身体死亡的过程,他的意识感觉到灵魂从躯壳上漂浮起来,进入充满光芒和宁静的精神状态。他俯瞰自己的身体,死的安详。

曾先生继续向光芒漂浮。“我又看到两团白云向我飘来。是我孩子,还有孩子的妈妈。他们像天使一样围着我起舞。”

在回溯接近结束时,曾先生几度落泪,哽咽不止。

曾先生在精神上背负的巨石并非来自前世创伤。他的前世没有任何压力与忧愁,始终被幸福包围。这种幸福体验源自孩子传递的强烈信息:我没有憎恨你,我很快乐,并且爱你,我们将永远在一起。
正是这个强烈的信息——爱的力量,让曾先生的负罪感和恐惧心理瞬间化解消弭,内心得以重回安宁。

这种变化也让曾先生彻底改变了对癌症的看法:
“癌症是身体的一部分,不是我的敌人,我要把它当成孩子,去关心它,包容它,安抚它。”

在我接触的癌症患者身上,通过文献了解的诸多病例身上,我看到的心理和康复之间最常见的关联就是全盘接受自己的生活状况,包括疾病。这种变化让患者内心极为放松,使他们不再感到必须对生活和疾病采取一种战斗的姿态。

曾先生如是,胡女士如是,这两年我一直想去访谈的一位晚期癌症幸存者亦如是。

这位晚期癌症幸存者叫寺山心一翁。两本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书籍——《癌症完全缓解的十种力量》和《自愈力》——都记载了他的故事。

48岁时,寺山先生确诊肾癌并做了手术和化疗,但后来考虑到发生肺转移和直肠转移,医生预计他只剩下1~3个月的时间。寺山先生被送回家接受临终关怀,他也因此开始作为自己健康的决策者来掌控自己的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出现了“让医生们惊讶不已”的康复。

在癌症痊愈后的几十年中,寺山先生一直致力于为癌症患者举办音乐会和讲座,帮助其他癌症患者学习如何疗养自己的身体、心理与精神。这种回馈社会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去世前一年。2023年11月1日——在被送回家接受临终关怀的39年后,寺山先生去世,享年87岁。

寺山先生在接受凯莉·特纳博士——《癌症完全缓解的十种力量》一书的作者——采访时这样说,“癌症就是生病的孩子,我决定给癌症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把它当成敌人来攻击。它是我的一部分,我必须爱我整个人。”他也总是告诉其他患者,“你的癌症是份礼物,是通向自我改变和新生活的道路。”

这是真正的自我接纳。在胡女士和曾先生身上,我也看到了这种自我接纳。

但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缺少这种自我接纳的态度,他们总是处于一种对抗的状态中,试图通过意志力影响事态发展,控制局面。“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缺乏自我接纳的对抗态度与生活之“道”相抵触,执迷不悟的人可能难以打开康复之门的钥匙。

寺山先生的官网上写有这样一句英文:

My purpose is to lead people to higher consciousness,that is to be wise with full of love.(我的目的是引导人们达到更高的觉悟——充满爱的智慧)



04  前世今生,跨越千年,使命相连


我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农村。至少在我高中毕业前的十几年中,多数村里人生活在贫困线,生不起病、看不起病,甚至放弃治疗是我耳闻目睹的社会底层常态。高中毕业时,我决定报考医科大——成为一名医生,为百姓治病救人。但结果与医学院失之交臂。

之后,自己的人生足迹就像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历尽千帆之后,心怀“支持更多的患者,替他们需要的生活方式背书,并在一旁帮助他们做出改变”的愿景与使命,又在走回少年时的初心。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在为坚持付出沉重代价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困难,坚持;更困难,更坚持......这种近似执念的执着,即超越了“少年时的初心”,又非用老子的“强行者有志”能够解释。

执着的根源来自哪里?

我带着这个议题,在细川治疗师的引导下,开始了自己的前世回溯体验,进入了一个用今世2小时(一次前世回溯大约需要2~3小时)完成跨越近千年的旅程。

我很快进入前世回溯状态,我发现自己是一位生活在古代的青年,那时我二十几岁。
细川治疗师让我观察自己的服饰,我看到自己身披襕衫。从服饰来看,我应该是回到了宋代。

我头戴斗笠,正在山中采药。古代没有私塾教授医学,学医(中医)途径有医馆学徒、家传和自学。而我正在自学中医。

时间前推,到了我的童年时代。我看到我的母亲——也是我今世的母亲,她正带着我在山里挖药草。我对母亲向我展示的各种药草充满兴趣。跟着母亲踏足山野,“春采茂叶,秋后采根,夏冬拾枯花”,那是一个无比充实和幸福的童年时代。

下一个场景中,我40多岁,已经有了自己的医馆,成了一名大夫——在宋代,设馆医病的医生被称为大夫。医馆门庭若市,中央摆放一块巨大的石桌,我与前来求医的人们围桌而坐,喝茶谈心。时间继续往后推进,到了我50多岁的时候,我开始传授所学,“弟子三千”。60多岁时,为了博采众长,我将医馆交与门徒,一人手持木杖,头戴斗笠,开始游历山川,寻访各地民间大医。

后来治疗师引导我到了那一世的生命终点。我躺在石桌上,灵魂从躯体漂浮起来,我看到石桌上的躯体脸色红润,神态安详。周围是一层层前来送别的人群,都是我的弟子和我曾诊治过的患者......

这时,治疗师问:“你的前世向你展示了他的一生。你知道他要对你说什么吗?”

“无所畏惧,使命必达。”说完这句话,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前世今生,跨越千年,却使命相连。

现在,我在起航自己的志业,以更广阔的视野为患者连接可能通向疗愈的更多选择——常规治疗,补充医学,整体康复计划,自助康复指导。

我更希望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建立一所这样的“医院”:

被大自然环抱,有有机农园和室内园艺;关注人和关注解决病因;重视机体自愈力重建,虔诚地坚守希波克拉底的两条重要教诲——不要造成任何伤害和尊敬自然的康复力量;治疗费用不贵;医护有共同或相近的信仰;每周都有为患者进行康复祈祷的例会;有一处别致的茅草屋,里面有一张可以与患者围桌“话疗”的大石桌......

梦想落定,便是今世的人生归处。



05 人有前世轮回吗


执教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内科和精神科医生杰弗里·雷迪杰自200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自发缓解(Spontaneous Remission,疾病的意外痊愈或病情的意外改善)案例的研究。在研究之初,他关注最明显的因素——人们在饮食、运动、思维、工作、生活上做出的彻底改改变。当然这些是治愈的关键。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杰弗里·雷迪杰逐渐意识到,改变是由一些根源性的因素带来的,其中最大最关键的因素是改变自我认同。当人们突破长久以来的自我认同——通向更深层精神的感知障碍,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和了解自己,改变“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彻底改变和康复才有可能。

前世回溯不是一颗“奇妙的子弹”,无数的临床案例证明:前世回溯具有极大的治疗潜力,是能够帮助人们突破通往更深层精神的感知障碍的有效手段之一。
前世回溯的事实与细节或历史的准确性与治愈效果之间的关系不大,“真正起作用的是它们表达出的情感与感受、表现出的关系以及对生活和人类深刻本质的认识。这种理解具有强大的作用,能够永久地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人是否有前世轮回?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像在文章开头所写,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有前世。轮回本身是一个神秘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目前,社会上有两种迷信现象,一种是宗教迷信,一种是科学迷信。前者是因为对某种宗教的狂热信仰而产生的盲目性从;后者则是过度信奉科学实证,认为无法用科学实证证明的事物都是无稽之谈。第一届联合国地球峰会发起人(1972)、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发现者勒内·杜勒斯博士曾说,科学医疗最大的问题是它还不够科学。

因此,我们也不可否认前世轮回存在的可能性,只是目前还不能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证明它。

我曾经对超心理学领域的东西持怀疑态度,不过现在,我愿意敞开心扉去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前世回溯故事及它们的真实性——“生命的本质是灵魂,因此生命是永生和不朽的,我们曾生活在前世,也将生活在来世。每个人都是统一的生命,降临尘世就是为了理解爱与同情。”

感谢胡女士和曾先生,感谢《前世今生》的作者布莱恩·魏斯博士,感谢前世回溯催眠治疗师细川明子女士,是你们为我开启了一道获得更高认知的大门。

最后,引用徐迎新主任的一段话结束本文:

回顾自己工作几十年的历程,当我们在分析许多癌症案例的时候,总发现在一些表面的事件或烦恼之下,总有一种更深层次的非物质的原因推动着患者病情发展或演进。
凡治疗方案正确但治疗反应不理想的患者往往内心深处缺乏实质性的‘爱’与‘被爱’的情绪体验。找到它们,克服它们,是医师帮助癌症患者战胜疾病的责任之一,也是患者应该着力努力的地方。

I 作者:东坡雪堂(笔名),日本临床肿瘤学会会员,日本22世纪尖端医疗信息机构(22CEMIT)A级会员,健康管理师



主要参考文献

01 布莱恩·魏斯,艾米·魏斯,前世今生 总有奇迹降临[M]. 刘海青 吴春玲 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7

02 布莱恩·魏斯,前世今生 生命轮回的启示[M]. 谭智华 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03 徐迎新,癌症·探索[M]. 科学出版社,2019

04 凯莉·特纳,奇愈 癌症完全缓解的九种力量[M]. 金静依 译,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2022

05 杰弗里·雷迪杰,自愈的概率 有些重病为什么会自己好转[M].  邓攀 译,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