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东大附属医院——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癌症治疗选择(二)

2024-07-05

第二章  谁主刀手术



第二天早上,一位资深护士进来查房。我开口对护士说:“护士,您好。关于我的病情,能否请医生再次说明一下?这次我希望在听说明的同时能看到CT和胃镜检查的影像。”

“金田先生,您具体想了解什么问题?”

“首先,我想知道肿瘤浸润深度(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N)。”

听到我说出专业术语,护士一下子变得认真起来,拿出平板电脑开始输入我说的内容。

“还有呢?”

“我希望能看到CT和胃镜的图像。我尤其在意靠近颈部的肿瘤,因为它距离声带很近。”

“问题就这些么?”护士边输入边问。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知道手术方法,是开胸手术还是机器人手术。”

护士离开病房后,我拿出电脑,开始搜索有关食管癌的信息。食管癌和胰腺癌等癌症的手术都是高难度手术,医疗团队的手术经验至关重要。因此,如果手术,最好选择手术量大的大医院。这样的话,东大附属医院可能不是最佳的医院选择。

下午三点半,医疗团队来查房。

“您的病情,昨天我们不是已经跟您说明过么。”规陪的A医生一脸严肃地说道。

果不其然,他们认为说明过一次就没事了。

“但是我希望能说明地更详细一点。”我回答道。

A医生想要反驳什么,但年长的医生制止了他。“您是想边看着影像检查资料边听病情说明,对吧。这样,还是由濑户教授来跟您做说明比较好,我会请他安排时间。”

仔细想想,要寻求第二诊疗意见,首先必须有完整的第一诊疗意见。但是,我对病情的详细情况和手术方案还不够了解,现在并不具备寻求第二诊疗意见的条件。

两天后,J医生来查房,告诉我,由他负责向我说明病情。跟着J医生进入会议室后,我看到内镜检查的影像已经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在距离牙齿18cm、23cm、35cm的三处位置,各有一个很大的肿瘤。
上方的肿瘤靠近喉头,其他两个已经累及了食管全周。上面和下面的两个肿瘤,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次要的。

“关于金田先生提到的T的分期情况,也就是肿瘤浸润深度,可以通过CT检查来判断。由于肿瘤已经侵犯到外膜,所以分期为T3。”

这是一个不小的肿瘤。已经到达食管旁的淋巴结,不排除癌细胞已经扩散的可能。

“关于N分期,也就是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我们判断为N0,因为没有发现肿胀的淋巴结。不过,在细胞层面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目前尚无法确定。”

这让我感到有点意外。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医生,癌细胞应该已经扩散了吧?”

“在细胞层面上,很难确定是否已经扩散。因此,我们现在通过化疗来消灭可能已经转移的癌细胞。”

关于转移的可能性,J医生继续解释道:“统计数据显示,即使是T1期患者,也有15%的转移可能性。T2期患者中有30%到50%已经发生转移。如果是T3期,转移的概率更高。”

J医生没有提及T3期的转移概率数字。可以想象,转移概率之大,可能大到令人绝望。

“金田先生的肿瘤是T3N0组合,相当于食管癌Ⅱ期。但是,考虑到转移的可能性很大,也可以视为Ⅲ期。因此,我们给出了Ⅱ~Ⅲ期的分期判断。”

东大附属医院对分期的诊断,不得不说存在模棱两可的地方。几乎不可能没有发生转移(这种不好的预感后来得到了证实)。根据分期是Ⅱ期还是Ⅲ期,五年生存率差异很大。食管癌Ⅱ期的五年生存率为51%,而Ⅲ期则仅为26%,远低于Ⅱ期。

这时,我已经确信自己是食管癌Ⅲ期。如果现在过于乐观,后面面对现实时就会感到惊慌失措。

“医生,最上面的肿瘤会影响到声带吗?”

“这个肿瘤能否切除掉,比较微妙。”

“微妙?”

“在进行食管全切手术时,能否一起切除最上方的肿瘤还是个问题。如果食管切得太靠上,即使上提胃,也可能无法与喉咙接合。”

“如果最上面的肿瘤无法切掉……”

“所以,我们在使用强效的化疗药物,就是为了消除上面的肿瘤。”

“如果肿瘤消除不了呢?”

“那就必须要切除声带了。所以,如果手术和化疗无法消除全部肿瘤,后续用放疗来消除肿瘤。”

这个治疗方案是不是有些勉强和不妥......

有一种定论认为,化疗无法彻底消除实体肿瘤。即使肿瘤在化疗后消失,依旧可能有看不见的微小肿瘤残存,过一段时间发生复发的风险非常高。另外,手术后还要连续进行放疗,对此我也很难接受。

“医生,能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么?”

“可能性是有的。”

“可能性有多大?”

“六到七成的食管癌手术使用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是否适用于我,J医生没有明确表态。不过,听了J医生近30分钟的说明后,我基本上了解了自己的病情以及东大附属医院的治疗和手术内容。

作为第一诊疗意见,从内容上勉强达到了合格线。于是,我鼓足决心说出了想要听取第二诊疗意见的想法。“医生,我想为了学习顺便到其他医院听取一下第二诊疗意见。”

“第二诊疗意见?”J医生好像有点突然愣住。

“是的。我有职业病,凡事不调查彻底,就不甘心。”

“确定去哪家医院听取第二诊疗意见了么?”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医院。”

“国立癌症中心啊。”J医生并没有马上拒绝我的想法。

“希望在出院前,东大附属医院可以把介绍信开给我。”

“我会尽力。”

终于为第二诊疗意见打开了道路。

“谁做我的手术主刀医生?”与J医生走出会议室时,我问。

“这个还没有决定。”

“什么时间能确定我的主刀医生是谁?”

“确定可以手术时。”

“也就是说要等完成三个疗程的化疗后了。”

“对的。”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将在不确定由谁来主刀的焦虑中度过。

回到病房后,我横躺在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东医院食管外科的第二诊疗意见门诊是每周二和周四的下午,门诊医生只有两位,一位是科主任藤田武郎医生,另一位是藤田医生手下的一位年轻医生。官网照片上的藤田医生看上去很年轻,但他已经负责领导首都圈食管癌手术病例数最多的科室。他还定期召集已经手术的患者举办关于食管癌的学习活动。毫无疑问,藤田是一位手术水平高超的医生。现在的问题是能否预约到下周的第二诊疗意见。

到东医院听取第二诊疗意见,需要有东大附属医院的介绍信。但是,介绍信迟迟没有出来。在与J医生交谈后的第二个周的周五下午5点,J医生来查房。不过,他没有带介绍信过来。时间已经不多了。

“J医生,明天出院时,介绍信会开给我,对吧?”

J医生的回答让我颇感意外。“您可以直接打电话预约,就说手头有介绍信。”

既然医生都这么说了,那我就电话东医院预约第二诊疗意见。我看了一下表,5点刚过没几分。电话预约时间截止到5点15分。我赶紧拿着手机和笔记本,跑到医院的中庭(公共休闲区),拨通了东医院的预约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女士。

果不其然,她问我是否有介绍信。

我极其镇定地回答:“有。”

“越早越好,对吧?”

“是的,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预约到最快的第二诊疗意见门诊。不知下周如何?”

“下周可能已经预约满了……”这样说着,女士在电话那头开始确认下周的预约情况。电话出现片刻的沉默。对我来说,这种片刻的沉默漫长而无尽。

“只有周四下午2点的预约还空着。”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一束微弱的光照进了黑暗。“那就请您帮我预约下周四下午2点的第二诊疗意见。”

在夕阳斜照的东大附属医院中庭里,我不由得攥紧了小小的拳头。

—— 未完待续 ——